找到相关内容357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出家与在家的佛学老师

    对象而有适当的区别。我曾对社会大众对佛教的印象,区分过有五种。其中在家的佛学老师,比较适合担任介绍「佛学」的老师,也就是属于讲授佛教史,与概论性质课程,可是属于禅坐、法仪、戒律与持明仪轨等等属于修行性质...出家法师与在家学佛者的老师,在角色划分上面应该有所区别。  事实上,过去因为这两者角色不区分,造成佛法教育上的问题,可说层出不穷。目前台湾殡葬仪式上流行的「师公」之所以出现,就在于过去在大陆上,佛教的...

    赖静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1450900.html
  • 四续部的主要经典

    和布顿大师区分无上瑜伽续为方便父续,智慧母续及无上无二续。方便父续的本续《集密根本续》十万偈,藏译本十七品,注释续〈集密密意悬记》、《智慧金刚集》,《金刚鬘四天女所问续》等。同分续《黑色阎摩德迦续》,...   觉囊派认为,无上瑜伽续分父续和母续,方便父续讲述生起次第法及其明咒仪轨,具体区分为贪、嗔、痴三部,贪部的主要经典有《集密根本续》、《黑敌阎摩德迦续》、《六面童子续》、《红敌阎摩德迦续》和《毗卢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3451462.html
  • 六根——修行的切入点

    以污洗污,难以清净。  若以六根入门,外易离境(心力放在根与境的区分,当下就可以离境不染),内可观心(随着六根,溯及心识),可说是居于中介地位;不必有深定,也可身心安定,不必有深慧,也可以观察到根、境...的影像如实地映现在屏幕、底片上,除了一堆色彩、形状之外,并没有实体的存在,必须透过「眼识」区分这些色彩、形状,再加以分类,形成主体和背景、动态和静态、个体和整体。在还没有经过意根、意识的作用之前,没有...

    黄国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1854535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语言研究

    这样就与平、上、去三声并列而成为四声了。于是,在南朝齐梁之际,学者们明确提出了汉语存在四声并以平、上、去、入为之命名。“四声”的发现,标志着中国学人已经能够正确地把汉字字音结构区分为声、韵、调三个部分...相近的韵用不同的“等”来区分,在声韵调交汇的格子中填入适当的字,代表一个有效的音节。韵图的兴起,同样与佛教的传播密切相关。古印度有一种供幼童学习用的梵文拼音表,它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后,被中国僧人称为“...

    匡鹏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0562040.html
  • 吉藏大师和他的“三论玄义”(下)

    谛,也就是真谛。俗谛是对凡夫演讲的,真谛是对佛教圣人而言的。吉藏认为这种说法,尚停留在表层的肤浅理解上。为了进一步深入而准确地把握二谤的精义,他把二谛又区分为“四重”:“他(指其他佛教宗派)但认有为...区分“空”、“有”,执’著“空”、 “有”上,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重否定“空”、“有”上,而应当对表述二谛思想的任何命题和判断都持否定的态度,不但否定“空”与“有”,而且对。“非有非空”亦进行否定,进一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2762066.html
  • 宗教工作者必须把握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

    抗性矛盾交织在一起,敌对势力和受蒙蔽、裹胁的群众搅和在一起。所以还要善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,善于把宗教问题与其它社会问题严格区分开来,务必正确而慎重地处理,防止矛盾的激化。宗教问题本身的错综复杂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0565032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简介

    散见于《瑜伽》、《显扬》、《集论》和《五蕴论》等中,但采集百法区分为五大类而加以有系统的说明无疑是从《百法明门论》开始的。此论主要是剖析一切法和无我理。在一切法摄为五大类的次序上,还贯彻了唯识的精神。...心法、心所法及色法差别假立的。再次说无为法需要藉着前四种法断染成净而显示。由此可见五类的区分,虽有些像《俱舍论》等之说,而其实是世亲藉以建立唯识理论的基础,一举心识就百法齐彰、系统秩然。  其次,此论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4665083.html
  • 法的观察

    知识、推论、理解,也都不是当下的真实,只是概念、文字的堆积,这也是心灵幻象。   我们能不能在每一个情境之中区分心灵幻象和当下的真实?如果能够区分,当下就可以见到情境的流动、变化、依存、没有数量、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1668977.html
  • 四次大结集与佛教文化的发展

    《八十诵律》,但已失传。佛陀在世时,并未严格区分教理与戒律,此次结集,始加以区分。经此次结集典籍后,佛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。  第二次结集——“上座部结集”  佛教经第一次结集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,各地...

    李海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1782097.html
  • 民族民间信仰研究的视角和意义

    、变化和联系之中,以及相对立的文化景观的相互混合之中。反过来,也提示我们应该研究文化间的区分是如何建立的,而这些区分又是如何掩盖了文化间的相似之处,以及文化间物质的和符号的相互关联。   我们的认识...

    何其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1986617.html